考登钢管-耐候钢管-空气预热器管-nd钢管-09CuPCrNi-A考登焊管-Q355GNHL考登焊管-考登钢板
耐候钢管,ND钢管
生产加工实力厂家
您的位置: 首页>新闻动态>行业动态 > 空气预热器管损坏现象是什么

空气预热器管损坏现象是什么

发布日期:2025-07-26浏览次数:4071

  空气预热器管损坏是锅炉运行中的常见故障,主要表现为管子泄漏、堵塞、变形或破裂,可能引发锅炉效率下降、排烟温度异常、引风机负荷增大等问题,严重时甚至导致被迫停炉。以下是空气预热器管损坏的典型现象及分析:

17.jpg

  一、外部直观现象

  排烟温度异常

  温度降低:管子泄漏时,冷空气通过破损处进入烟气侧,导致排烟温度下降(通常低于设计值10~20℃)。

  温度分布不均:局部管子堵塞或积灰时,该区域烟气流通受阻,排烟温度显著高于其他区域(温差可达50℃以上)。

  空气侧压力波动

  压力下降:管子泄漏导致空气侧压力降低(如从设计值3kPa降至1.5kPa以下),引风机电流可能异常升高(因漏风量增加)。

  压力波动频繁:管子频繁热胀冷缩或振动时,空气侧压力会出现周期性波动(如每分钟波动3~5次)。

  烟气侧颜色变化

  白烟增多:管子泄漏导致蒸汽或冷凝水混入烟气,排烟呈白色(尤其在低温环境下更明显)。

  黑烟或黄烟:管子堵塞引发局部过热,可能使积灰中的可燃物燃烧,排烟颜色变黑或发黄。

  二、设备运行参数异常

  锅炉效率下降

  热损失增加:管子泄漏导致排烟热损失(q₂)升高(如从设计值5%升至8%以上),锅炉效率(η)相应下降(计算公式:η=-q₂-q₃-q₄-q₅-q₆,其中q₂为排烟热损失)。

  燃料消耗量增大:为维持锅炉出力,需增加燃料投入(如煤耗率上升5%~10%)。

  引风机负荷异常

  电流升高:管子泄漏导致漏风量增加,引风机需处理更多烟气,电流可能超过额定值(如从120A升至150A以上)。

  振动加剧:引风机入口风量不均可能引发振动(振幅超过0.1mm需警惕)。

  空气预热器进出口温差缩小

  设计温差:正常工况下,空气预热器进出口温差(ΔT)应为50~80℃。

  损坏后温差:管子泄漏或堵塞时,ΔT可能降至30℃以下(因热交换效率降低)。

  三、内部检查发现的问题

  管子泄漏

  泄漏形式:

  穿孔泄漏:管子内壁腐蚀或外壁磨损导致孔洞(直径通常<5mm)。

  裂纹泄漏:管子因热应力或振动产生裂纹(常见于管子与管板连接处)。

  泄漏位置:多发生在低温段(烟气温度<200℃区域),因低温腐蚀更严重。

  管子堵塞

  堵塞物成分:主要为硫酸氢铵(NH₄HSO₄)、灰分或未燃尽碳粒。

  堵塞特征:管子入口端堵塞时,烟气侧压差(ΔP)显著升高(如从500Pa升至2000Pa以上)。

  管子变形或破裂

  变形原因:

  热膨胀受阻:管子固定不牢或支撑结构损坏,导致局部膨胀受限而弯曲。

  飞灰磨损:高速烟气携带硬质颗粒冲刷管子,使管壁减薄(年减薄量可达0.5~1mm)。

  破裂特征:管子破裂前可能伴随高频振动或异常噪音(频率>100Hz)。

  四、环境与安全影响

  低温腐蚀加剧

  腐蚀机理:管子泄漏导致烟气中SO₃与水蒸气结合生成H₂SO₄,在管壁温度低于酸露点(通常120~150℃)时发生腐蚀。

  腐蚀速率:严重泄漏时,管壁年腐蚀速率可达2mm以上(正常工况下<0.1mm/年)。

  二次燃烧风险

  风险条件:管子堵塞导致局部烟气温度升高(>400℃),若积灰中含可燃物(如未燃尽煤粉),可能引发二次燃烧。

  现象:排烟温度骤升(10分钟内升高50℃以上),预热器外壳发红,伴随爆燃声。

  环保排放超标

  NOx排放升高:管子泄漏导致燃烧空气量不足,燃烧温度降低,可能使NOx生成量增加(如从200mg/m³升至300mg/m³以上)。

  粉尘排放超标:管子破裂导致灰粒泄漏,除尘器入口粉尘浓度升高(如从10g/m³升至50g/m³以上)。

  五、典型案例分析

  某电厂空气预热器管泄漏案例

  现象:运行中排烟温度从140℃降至110℃,引风机电流从120A升至160A,锅炉效率下降3%。

  原因:低温段管子因硫酸腐蚀穿孔(孔洞直径约3mm),冷空气漏入烟气侧。

  处理:停炉后更换泄漏管段,并对低温段管子喷涂耐腐蚀涂层(如搪瓷或合金粉末),运行1年后未再发生泄漏。

  某化工厂空气预热器管堵塞案例

  现象:空气预热器进出口温差从60℃降至25℃,烟气侧压差从800Pa升至2500Pa。

  原因:烟气中NH₄HSO₄在低温段凝结,与灰分结合形成硬质堵塞物(堵塞率达40%)。

  处理:采用高压水冲洗(压力20MPa)结合化学清洗(5%NaOH溶液),恢复后温差回升至55℃,压差降至1000Pa。

  六、预防与应对措施

  定期检查与维护

  外观检查:每班检查排烟颜色、空气侧压力及引风机电流,发现异常及时停炉检查。

  内部检测:每2年进行一次内窥镜检查或管子取样分析,评估腐蚀、磨损情况。

  优化运行参数

  控制烟气温度:确保低温段管壁温度高于酸露点10~15℃,可通过调整燃烧器配风或增设暖风器实现。

  调整吹灰频率:根据积灰情况每4~8小时进行一次蒸汽吹灰(压力1.5~2.0MPa),避免灰分堆积。

  材料与结构改进

  选用耐腐蚀材料:低温段管子可采用Corten钢(如09CuPCrNi-A)或搪瓷管,提高抗低温腐蚀能力。

  优化管子布局:采用错列布置或加装防磨瓦,减少飞灰对管子的直接冲刷。

  应急处理

  泄漏处理:若泄漏量小(<5t/h),可临时调整燃烧降低负荷运行;若泄漏量大,需立即停炉更换管段。

  堵塞处理:采用高压水冲洗或化学清洗(如柠檬酸溶液)疏通管子,避免强制通风导致二次燃烧。